最新动态: 2019天线与射频学术大会启动讨论会的消息
行业速递
您的位置:主页 > 行业速递 > 政策法规政策法规
工信部副部长怀进鹏:中国已经初步具备推动“互联网+”发展和不断壮大的基础
作者:赵晨 来源:中国电子报
发布者:秘书处 时间:2015-07-09 11:13

今天上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怀进鹏在会上介绍了工信部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有关情况,详细阐述了我国推进“互联网+”的基础准备、“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的关系以及“互联网+”将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具体好处,并对打车软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以下内容根据现场发言实录整理:

 

中国已经初步具备推动“互联网+”发展和不断壮大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发展,也多次作出过重要的指示。习总书记讲,“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李克强总理在6月15日还专门到工信部去考察,提到“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工作时,他特别强调,必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之路,要拓展“互联网+”来实现中国经济迈向中高端,形成新优势。国务院的领导也多次对“互联网+”给予了重视和指示。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实体经济与网络虚拟经济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国内外整个发展的趋势。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个特征,现在社会比较流行的术语叫跨界融合,互联网的特点是开放、共享,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科技的跨界与融合发展成为当代社会的主流特征;这个特征引发了第二个特点,就是技术与经济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它们的深度融合对社会的发展会创造无限的空间;同时互联网本身自有的特征,开放和共享,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了极其适宜的空间和成长的环境。所以这样三个方面的特点,结合“互联网+”指导意见,应该说作为国家政策性文件,为建立生态环境,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实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融合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宽松环境和政策支持,这对我们国家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经济向更高的程度发展,以及实施“走出去”的战略,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而在这方面,中国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初步具备了推动“互联网+”发展和不断壮大的基础准备,一是表现在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产业应用规模在世界上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全球10大互联网公司中国占4家,前30家我国占40%以上,因此我们看到不仅有传统的互联网公司,而且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这个领域的发展空间是极具成长性和规模性的。第二个特点是互联网的跨界融合,已经从过去看到的新闻媒体、商业流通等第三产业为基础向第二产业转移,如研发、设计、制造,以及能源等等,并且也涌现出一批典型的企业。第三是一个基本共识,没有充分的实体经济的发展和制造业的发展,很难推动生产服务业的有效发展,但同时没有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和新经济形态的发展,对于实体经济和制造业也很难再进一步发展壮大。

 

所以作为“互联网+”指导意见的出台,对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一个难得的发展空间,对管理机制体制、管理方式的改革创新也会推进政府服务形态的转化。在这个方面,作为工信部,将会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在基础能力的建设、软硬件发展方面,更有效的做好“互联网+”制造业、互联网服务于中小企业,来为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空间做好我们的基础工作。所以,在下一步的工作当中,我们会积极的配合各个部门,特别是结合市场和企业发展的规律和需求,做好政府服务、营造环境等这样一些工作,并肩合作,务实推进。

 

“中国制造2025”与“互联网+”在发展方式上侧重角度不同,但目标一致

 

6月15日,李克强总理到工信部考察,提出了明确的指示,要坚持走新兴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之路,要拓展“互联网+”来实现中国经济迈向中高端,形成新优势。我们苗圩部长经常讲,工信部的英文缩写词叫MIIT,就是工业和信息化部,所以我们有两个IT,一个是工业技术,一个是信息技术,它们的融合对产业有影响。我觉得今年对中国的经济发展,特别是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发展,是一个难得的历史发展机会。

 

5月份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6月份即将发布“互联网+”指导意见,在《指导意见》当中分两个阶段:第一个是基本就绪2018年形成格局。第二个是在2025年要具备能力。从时间的周期来看,和“中国制造业2025”的“三步走”策略当中的第一步,在2025年,不仅是时间上的巧合,更重要的是推动实体与互联网发展,也正是切合总理的指示,要走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之路,所以在“中国制造2025”当中,提出要建立以提质增效为基础,突破高端装备,组织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同时提出强化协同创新,开展一系列的工作,并超前谋划相关工作。

 

在“互联网+”遇到“中国制造2025”的时候,将会通过多种政策、多种生态环境机制的形成,更有效地来推动提质增效的工作。所以从“互联网+”本身的工作来看,在11项行动中的第二个,就是“互联网+”协同制造,第一个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符合互联网的生态特点和发展规律。在“互联网+”制造业方面将会通过制造业能力的提升,特别是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来配置和部署技术的攻关、技术的改造以及相应生态环境的建设。

 

在这里也会和“中国制造2025”有一定的交集。因为“互联网+”将会基于互联网特有的形式,特别是逆向整合设计、生产、流通、制造、维护这样几个关键的环节,通过逆向整合要素这样一种有效的方式,既提升制造业的能力,增强竞争力,同时延伸发展生产服务业,形成有效的互动局面,这也切合了当前互联网从第三产业转型发展到第二产业的一个重要的内容。而制造业,中国作为制造大国,我们中国有很多领域的产品都处于世界第一的位置,如何提质增效,如何更有效的实现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在这方面是一个难得的契合点。

 

我想,对于技术的发展、经济社会新的业态的形成和有效释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群体智慧,将会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同时也对中国制造业“走出去”、装备“走出去”,像高铁等重大的装备,将会提供有效的支撑。所以我想,“中国制造2025”与“互联网+”在发展方式上,可能侧重的角度有所不同,但是所面对的中国走向中高端发展和形成强国的梦想是一致的。

 

第二是关于工业互联网,现在大家的谈法有几种不同的方式,有叫工业互联网,以和现在的通讯互联网对比,有人还说能源互联网,以对应互联网在工业领域、制造业领域的发展。作为工业互联网,它要求和通讯互联网有一些差别。如何借助于互联网的优势,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和应用快速发展所形成的新的生态环境,来更有效地推动和增强制造业的能力,在“互联网+”和中国制造当中进一步突出了智能制造,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实现制造业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和协同化,这对未来中国在技术、工业和生态环境建设是有非常积极的意义的。

 

在工业互联网当中,我们将会积极部署对工业互联网的系统研究、试验网络的研制,以及在重要的工业行业领域开始应用示范。特别是在工业互联网尚未成型,国际上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技术的规范、产品平台的时候,中国应该,也能够与主要的国家在合作当中形成共识的标准和相应的平台。特别是在发展中,我们也会组建中国的制造业创新中心,以进一步提升技术的引领、科技的创新,服务于产业的发展。

 

“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作为中国发展的经济转型方式,特别是把工业和信息产业结合起来,这也是国家对工信部的要求和社会对我们的期待。最后,我们也会结合在未来发展当中,在机制上,资源配置上,我们会努力为社会营造更好的空间。

 

“互联网+”行动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具体的、实在的好处?

 

我们平常除了工作之外都是自然人,生活当中衣食住行都有变化,我们的教育医疗都会产生变化。我说一个基本判断,“互联网+”进入了一个什么样的生态环境?这种生态环境带有体验经济、分享经济和社区经济为主要的特征。这个特征带来一个特点,从制造业来看,老百姓不是远离制造业,而是近了,怎么近的?过去企业是所谓的B2C模式,设计、制造、定价、营销,传统的工业经济是这样一个基本特点,是以B2C为主,到商店买衣服、家具、彩电、日常消费品,我做出来什么你选什么。在体验经济和共享经济的环境下,个人定制化出现了,所以衣食住行有配套、有选择,你想学什么课,可以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包括学分的内容。你喜欢的服装,年轻女士以前时髦的词“撞衫”现在没有了,家居适合你的特点,对制造业提出来是从C到B的转型,就是客户为中心的定制化,是当下时代和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所以衣食住行对于生活和曾经远离的制造业有新的要求。3D打印技术,你可以在自己家里,不同人可以设计打印出专属于自己的产品,这样的一些技术已经从一些玩具开始,到可以在你家里做一些小型生产活动。

 

第二是中小企业,“互联网+”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环境,不光是降低价格,同时提质增效。中小企业有什么机会?中小企业原来的融资、信息化成本都很高,现在互联网的基础设施有了,在互联网可以进行众包设计,进行众筹资金,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机会,这也是这个“互联网+”文件当中的内容。

 

第三是为你的产业,或者生活当中提供更大的便利。举几个例子,过去我们看到的是被动的,现在是个人主动化,就是定制时代开始来临,也出现了零边际成本社会。这对整个社会发展、消费能力提升和国家整体建设有很大的促进。

 

面对“互联网+”,除了积极的心态,也要有规范的监管

 

我觉得“互联网+”的发展,使得我们过去的一些认识会发生变化,生活的方式和工作的模式会发生变化,这可能是我们要做好的最重要的准备。“互联网+”推动的重要问题可能有认识上的问题,这个观点我是非常赞同的,有些人可能不一定能够完全理解和接受。

 

对于打车软件,现在也有很多专车、拼车的应用。首先看“互联网+”推动,一方面要实现整个经济的转型,另一个角度看要更多地惠民。老百姓日常生活当中对这种方式的接受程度和有效性,应该是推动“互联网+”、发展互联网服务业基本价值判断的标准。现在来看,打车软件在积极的角度,对于推动资源共享,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互联网的分享经济和共享经济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以前也有公寓型的,不都是酒店,可以买一个公寓做投资,拿出来和大家分享,消费者不是拥有者,所以这样众多的共享方式出现时,已经在很多行业进入了零边际成本的消费和应用模式。这种模式从绿色出行,从社会化的发展来看,我觉得是积极、有意义的,因为受到更多用户的欢迎,方便了,经济了,同时效率高了。以前说大城市打车难,现在有更方便的方式,像为你个人定制一样出行,这是一点基本的发展方向,是共享所带来的一种新的经济业态,也是我们应该不断去理解和思考的事情。

 

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因为“互联网+”或者互联网在解决信息不对称、行业壁垒比较多的行业当中,带来一定的冲击性和影响性,特别是对市场的规范、政策的制定,以及保证消费者的安全,我觉得这个方面作为政府和市场应该负起这样的责任,让这样的分享经济以更有效的让老百姓受益。“互联网+”有一个专门的行动,就是让老百姓得到实惠。作为打车软件,是发展的一种新业态,在市民出行当中受到了一定程度甚至是较大程度的欢迎,也存在市场规范和安全问题,要保证出行的安全和出行的质量,以后还会有一些行业将会出现这样新的模式、新的问题。所以面对“互联网+”,需要我们以积极的心态,但也要有规范的监管,以利于市场健康的发展,让老百姓更多的受益。

分享: